一、 前言
1.1875-1971 (86歲) 瑞士人
2.假說-超自然的、神秘的現象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3.相信:人類的行為不只受到壓抑經驗的驅使,同時也受到某些來自我們的祖先並帶有
情緒色彩經驗的影響(即集體潛意識)。
4.人是兼具有內向和外向的個性,理性和非理性化的,男性和女性化的(陰陽調和的概念),
意識和潛意識的,被過去事件所推動,但也受到對未來的期待所拉拔。
二、 重要建構概念
1. 人類心靈(mind/psyche)的層次
A 意識-能被ego覺知的意向。ego是意識的中心,但非人格的核心。
B 潛意識-Jung所謂的潛意識指的是所有與ego無關的心理歷程。潛意識的存在,
使得人格變得更有深度和完整性。
潛意識包括所有被壓抑或低於意識閾限的意識印象,另外,它也包括那些從未被意識
到的心理要素。這些要素中有些是未來意識的種子,有些則是無法變成意識。
a.個人潛意識-被特定個體壓抑的幼時記憶和衝動,被遺忘的事件以及低於意識閾。
其內容叫做complexes(情結)。情結是一種具情緒色彩的關連意念的聚集,大部分是個人的,
也有部分是來自人類集體的經驗。情結部分是意識的,也有部分來自集體潛意識。
b.集體潛意識 ---人類最重要的潛意識部分,並非來自個人經驗,而是來自遠古就存在的人類
經驗。根源於整個種屬過去的祖先,代代相傳的遺傳經驗,例如祖先對於神、母親、水、地
球
等的普遍性概念歷代相傳。它不是遺傳的意念,而是一種無論何時當我們的經驗刺激了生
物性的遺傳反應的傾向時,人們所表現的那種與生俱來的特定行為反應的傾向。例如,一位年
輕的媽媽,不論之前是否對其胎兒有著負面的或中性的情感,都會以愛和細心、溫柔來對待她
的新生嬰兒。
self-人格的中心,大部分是潛意識的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ego的重要性僅次於潛意識self。在分析心理學中,意識扮演相對次要的角色。
過度強調意識的心靈->心理的不平衡
健康的個體允許自己與外界接觸,但同時也讓他們自己有機會經驗潛意識的self,以達到個性化
(individuation)。
2.原型(archetypes)
—是一種源自集體潛意識的古老的意象。相似於complexes的概念。但不同的是:complexes是個別化
的,而且屬於個人潛意識的內容;而原型則是概化的,而且是集體潛意識的內容。
Jung區分「本能」與「原型」的不同在於:本能是朝向「行動」的一種潛意識的生理衝動;而原型
則是類似於本能的心理歷程。兩者都能驅使個體朝向行動,而且這兩者均能使得行為的當事人對於
行動背後的真正動機,仍留於沒有覺察的狀態。
原型「並非遺傳的觀念,而是心理顯現的本能,是一種形式而非內 容」。原型有一個生理基礎但經
由早期祖先的經驗不斷重複而來。每一個人都潛存著無數的原型,且當我們的經驗與原始的潛在意象
接近時,原型就會被激發,影響個人的生活。原型本身並無法直接表示出來,但一旦被激發,它會透
過幾種不同的形式顯現,如,原始的夢境、幻想和錯覺。
夢是原型內容的主要來源,夢境中所產生的主題無法經由作夢者的個人經驗所瞭解。這些主題常與那些
祖先或當代原始部落所知的一致。
Jung認為精神病人的幻覺也提供了原型的證據。
並非所有的原型都具有明確的意象,而且只有一些被加以概念化,其中最有名的原型,包括:
(1) 面具 (persona),(2) 陰影 (shadow),(3) anima (男性中的陰柔面),
(4) animus (女性中的陽剛面),(5) 自我 (self)。
(一) Persona 面具
—個人對外在世界所呈現的人格面相。(在早期劇院中演員所帶的面具)。
社會賦予每個人的角色,做什麼像什麼。persona是我們人格中必要的一面,但如果我們過度認同
我們的persona →無法覺知我們自己真正的個性→個人的自我呈現會受到阻礙,換言之,我們是需
要認識社會,但如果過度認同我們的persona將會→ 失去與內在真正自我的接觸,而變得依賴社會
對我們的期待。Jung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是在社會的要求與我們真正的自己兩者間取得平衡。
忘掉我們的persona相當於低估社會的重要性,但無法覺察深 層個性就等於什麼都沒有,也就是沒有存在。
(二)The shadow—陰影和壓抑
代表那些我們不想面對,想把它們藏匿起來的特質。shadow係由那些道德上反對的傾向以及許多
建設性的創意特質,諸如本能和我們不想面對的原型。Jung認為要想成為完整的人,我們必須持續的瞭解
我們的shadow。這是所謂的「勇氣的第一個考驗」。那些不瞭解自己shadow的人可能會在shadow的影響
下→悲劇性的生活,一再地倒楣→無成和氣餒。
(三) The Anima—男性中的陰柔面
Jung認為所有的人在心理上都是雙性的,並都擁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質面。
男性要認識自己的女性(陰柔面)比面對自己的shadow更困難,需要更大的勇氣。Jung認為認識男性
的陰柔面是男性勇氣的第二個考驗。而這項工作只有在瞭解shadow之後,才能達成。
Jung相信anima源自男人早期與女性接觸的經驗(包括:母親、姊妹和愛人),把這些融合而形成一個
概化的女性圖像→男人集體潛意識中→形成男性對女性的印象,這些印象塑造了並規範了男人與個別女
性的關係。在婚姻中,男人將他內在的anima投射到妻子身上,並 以此來看待他的妻子,→他看到的並
不是妻子真正的樣子,而是他的個人和集體潛意識決定了妻子的形象→這可用來說明許多婚姻誤解的來源。
但同時也說明了男人心理中具有誘惑和神秘魅力女性特性的由來。
Anima不需要以女性形象出現在夢中,它係以一種情感或心情的方式呈現。它會影響男性的情感面,
也可用來說明某些非理性的心情和情感。在這些心情中,男人幾乎不會成認識他的女性面的投射。相反地,
他會忽略他的情感的非理性層面或試圖以一種非常理性的男性面來解釋。
(四) Animus(女性中的男性面,陽剛性)
anima代表著非理性的情感和心情,而animus則是思考和推理的象徵-它會影響女性的思考。
女性與男性的關係中,女性會將她的女性遠古祖先與異性相處的經驗投射到目前的男性上,當然她個人
與男性相處而藏在個人潛意識中的經驗也會進到她與男人的關係中。
任何的男性-女性的關係有著三個基本的成分:
男性的anima/女性的animus + 女性animus的投射/男性 anima的投射 + 個人與異性相處時的個人
潛意識意象。Jung相信animus負責女人的思考和意見,就好像anima會使男人產生感情和情緒。
(五) Self—人類具有著向成長、完美和完成的遺傳傾向。
在所有的原型中最周延的。它是一種原型中的原型。因為它把其他的原型收集在一起,並以自我實現的
歷程將這些原型聯合起來。它擁有意識和個人潛意識的要素。但它大部分係由集體潛意識意象所形成的。
* Self原型的象徵 --- 完美、完成及整體(wholeness)的意念。但經驗的象徵:如同佛教或回教的
曼陀羅(mandala) -代表人類在追求統一、平衡和整體性的集體潛意識-包括個人和集體潛意識的形象,
不等於ego,(因為ego僅代表意識)-對大部分的人而言,persona 比 shadow更意識,而shadow 比
anima or animus更接近於意識。
有許多人因為過於重視意識,以致於缺乏人格的靈魂之光。例如,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個人潛意識和集體
潛意識的豐富、貴重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有些人太過受到他們潛意識的影響/掌控(overpowered),
只代有 單側的人格->經常是病態的。雖然the self從未完美的平衡過,但在每一個人的集體潛意識中,
均帶有一個完美的、統一的self的概念。
* mandala代表著完美的self,次序的,統一和整體性的原型。因為自我實現包含完整性
(completeness)和整體性(wholemess),所以它是由完美的象徵 (mandala),有時意謂
「神格/性」(divinity)(即mandala)所代表。
* 在集體潛意識中,the self被視為一個理想的人格,有時,它是以耶穌基督、佛或其他崇拜如
神的形象等形式出現。
* Jung從個人的夢及幻想中找到了the self原型的證據。Jung相信:【精神病患在他們正遭遇嚴
重的精神異常時刻,在他們的夢中,會經驗到許多曼陀羅的主題,而這些經驗正顯示人們對於次
序與平衡的追求。就好像次序的潛意識象徵與異常的意識顯示之間的對抗平衡。】
* 結論:
1.the self包括意識和潛意識的心靈 -它統合了對立的心理元素,例如,雄性和雌性,完善的
和惡魔的,光明的和黑暗的力量
2.這些對立的元素時常是由陽和陰所代表,the self通常是由mandala所代表。
3.mandala代表統一、整體性和次序,例如:自我實現。
4.很少人能達到自我實現,但每個人在其集體潛意識中,均有這個理想。
5.如何才能完全實現或經驗the self呢?
我們必須克服對於潛意識的害怕,防止我們的persona掌控了我們的人格,
確認我們自己的黑暗面(the shadow),甚至我們要有更大的勇氣去面對我們的anina和animus。
- Mar 10 Fri 2006 00:21
C. G. Jung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