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別的什麼東西在場時,我才能知道我自己。
這別的什麼東西是我所不是的東西。
故此:
當我不是的東西缺席時,我是的東西........就不是了。
模擬對象出來,
是為了認識我自己。
張開雙臂歡迎每個人、地與物,
什麼都不拒斥,
因現在明白了,
所有出現在生命中的東西都是個祝福,
送給我ㄧ個更大的機會去界定我是誰,並且認識我自己為哪個。
學習與問題同在,而非去思考它。
因為我或許可以試圖創造一個解答,或者我也可能只是變得覺察到已經被創造出來的解答。
思考是創造的過程
覺察是存在的狀態
What are you being right now?
Feeling what?
Feeling is the soul's language.
在現在的每一個 "當下",我都在 "是" 什麼。
而我的感受也正在精確的告訴我我是在什麼狀態。
我的感受從不說謊。
她們不知道如何說謊,
她們精確的告訴我在任何一刻我是什麼
而我能簡單的藉由改變我是怎麼樣的狀態,來改變我感覺如何。
我可以選擇 "是" 一種不同的狀態。
"是" beingness 是我將自己放在其中的狀態,它並不是反應。
感覺則是個反應,但 "是" 並不是個反應。
"是" 它是個選擇
所以我在選擇是我所是的
我們只是忘記我們正在創造自己的實相,
因此
我可以選擇要很聰明,或者很棒。
我可以選擇有同情心與善解人意。
我可以選擇要有耐心與會寬恕人。
我可以選擇是快樂的而非做快樂。
我 "是" 什麼會生出我在 "做" 什麼。
"是" 我去決定每件東西的意義的。
我給了它意義,
除非我決定某件東西的意義,否則它根本沒有意義。
意義是由我存在的狀態躍出的。
在任何片刻,都是 "我" 在選擇是快樂、是悲傷、是憤怒、被安撫、被寬容、受啟發,
不論什麼,是我在選擇,而非外於我的東西在選擇的,我是相當武斷的在選擇。
所以
我可以在事情發生之前,選擇ㄧ種存在的狀態,就如在事情發生之後那樣,
因此
我能創造經驗,而不只是有那經驗。
1. 靜下來。
2. 作為我自己思考的觀察者。
3. 傾聽你的吸氣;傾聽你的靈感。
4. 聚焦在我的內在視野,靈感會帶來偉大的洞見insight,此洞見會聚焦於前額的第三眼上。
5. 別懷著期待,別去判斷,只是觀,深深地觀,與那黑暗同在;放鬆滿足於空的寧靜。不期待更多,不想要更多。
全然接受ㄧ切是指不與現在出現的什麼爭吵
擁抱它、掌握它、並愛它。
它是我的創造物,若它不是,
我就會抗拒承認我所創造的它,而我所抗拒的就會持續存在。
如果目前的情況或條件是我現在所選擇要改變的,那就選擇以另一個方式去體驗它吧!!
要在乎的不是外在表象,而是要在乎內在經驗。
創造我的內在世界如我想要它是的樣子,這就是 "在世而不屬世"。
接受某件事並不表示拒絕去改變它。
我無法改變我不接受的東西,尤其是在我自己內部的,外在於我的也ㄧ樣。
接受某件事並非就是同意它,只是去擁抱它,並且再ㄧ次選擇我所要的它。
記得
我無法放開我沒有握住的東西
全然接受全然喜愛並全然祝福
要想改變所有我所不是的ㄧ切
就是給它最好的能量、最高的想法及全心的祝福
我們習慣先感知傷害、進入判斷,然後由憤怒出發,以設法合理化我想做的改變。
就好像沒有憤怒,我就無法有我所想要的;
但我無法改變我所不喜歡的,
所以我在它的周圍集結了各式各樣的戲劇。
中止這ㄧ切戲劇的唯一方法,就是送給它們我最好的能量與想法,
除非我視每個人和每種人生境況為一個禮物,為一個天使及一個奇蹟,否則我做不到這點。
當我做到時,我將投入完全的感恩裡。
對某件事感恩即停止抗拒它,並看它、承認它是個禮物。
神是全然感激、祝福、接受、摯愛與喜悅 !!
"不論何時,當我覺得害怕,我頭會抬得高高的,吹ㄧ支快樂的曲調,因此沒有人會懷疑我是在害怕。"
"我吹ㄧ支快樂的曲調,而每ㄧ次,曲調中的快樂都讓我相信我不害怕了!" >
愛與勇氣
內存於心
請發現它
請憶起它
請用它創造一切